陕西特产小吃能带走的?
陕西有很多特产小吃,现在很多都有抽真空包装,基本都能带走,比如羊肉泡馍,擀面皮儿,桂花柿子饼,合阳踅面,渭南时辰包子等等太多了。大超市一般都有陕西特产专柜区域,那里边都是陕西的小吃都能带走。
如果想在高铁、或火车上吃,出发前在凉皮店买一份米皮或面皮,带个肉夹馍,调料单独装,到火车上吃的时候再倒进去,也挺好的。
有的店铺也开展快递业务了,比如蒲城包子。蒸好包子,晾凉,真空包装,一箱30个,全国各地都可以邮寄的。太方便了。
让人口水止不住的陕西特产小吃?
油泼面
油泼面是陕西面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款,面条做好后放在碗里,一层一层铺上各种调料,油烧热后浇上去,随着“嗞啦”一声,顿时香味就蔓延开来,啧啧啧,馋到口水停不住!
为什么有人说西安小吃有很多牛羊肉?
西安是一个很有文化特色的城市,拥有着好山好水好风景,更有好美味,在这么独具特色的地方,饮食文化也别有一番风味,尤其是当地的牛羊肉名扬万里,但其实这美丽的西安不仅仅只吃牛羊肉,这个“重口味”的美食让人又爱又恨!
西安不是***城市,并不是只有***街得那些的小吃,只吃牛羊肉;对于著名特色美味牛羊肉大家想必就已经了解详细了,今天就细说一下这个所谓的“重口味”美食吧,这个美食是肥肠,它可是西安当地人民经常享有的美味佳肴,而且做法不一口味不一。
尤其是对于爱吃的人,那是爱的深沉呀,口味的确比较重,在西安有着各种各样的肥肠做法,色香味各具特色。
①葫芦头
名气最大的就是葫芦头,它是西安传统的特色小吃,最经典的吃法就是葫芦头泡馍,加上猪大肠的融合,香味扑鼻,十分勾人味蕾。
②梆梆肉
梆梆肉它是先把肥肠卤好,然后再经过熏制而成的,看起来颜色红亮发光,小编就被勾住了,再加上香味浓郁,格外的让人垂涎欲滴。
用梆梆肉做出来的夹馍,口感超级棒哦,散发着勾人味蕾的烟熏味的梆梆肉,你不想尝上一口吗?
③卤猪大肠
小编虽为南方人,却最喜欢西北的这个卤猪大肠,口感香嫩滑爽,让人胃口大开。
④干煸肥肠
干煸肥肠的做法非常的简单易学,它是把肥肠进行煎炸,直到把肥肠里面的油脂炸干就可以啦,吃起来脆脆的,好像越咀嚼越有嚼劲,非常的有味。
⑤肥肠暖锅子
看着就感觉好暖和的样子,而且满满一锅都是肥肠,对于爱吃肥肠的人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做法,而且吃起来肯定是爱不释手的有木有?
牛羊肉是传统食材的来源之一,有是正常的,没有才是奇怪的,中国哪个地方不吃牛羊肉,谁能举出个地方来,让大家开开眼。
众所周知食品的“鲜”字,可是鱼和羊组成的,为什么不用牛不用狗不用鸡,偏偏要用鱼和羊,就知道羊肉做为食材可是非常重要的,古人爱吃羊那么保留至今自有其道理,羊肉泡馍就来自“羊羹”。那么过去都以能吃到羊肉为美,泡馍的故事和赵匡胤更有渊源。自此更是名声大作,声名显赫。牛羊肉更是汉回的都吃的美食!
西安的饮食放开牛羊肉,西安其它的也是丰富多样,葫芦鸡,松鼠鱼,麻麻鱼,塘坝鱼,胡芦头泡馍,众多的各种面食也是天下美味,中式汉堡西式祖先的肉夹馍,biangbiang面。更是走出国门,叫响美英的中式美食。
西安本土的特色小吃,分为回坊的美食小吃和关中汉族的小吃,回坊的小吃美食主要在回坊区域,的确是西安的特色招牌。回坊的***之所以擅长做小吃美食,那是有原因的!***每年有几次重大节日,如古尔邦节,斋节,节日结束后要祭祀庆祝,互赠礼品,家家都要做美食小吃奉祭互相赠送,形成了风俗。***以牛羊肉为肉食食材,所以牛羊肉出了名。
西安地处西北地区,又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,所以在饮食上也跟西北很多地方接近,尤其是在肉食方面,牛羊肉还是很多的。
虽然牛肉在古代是严格不允许宰杀的,但是,到了现代养殖业发达之后,牛肉的供应根本都不成问题了。
所以,你来到西安的话,会看到很多美食都跟牛羊肉相关,比如牛羊肉泡馍,肉夹馍,水盆羊肉,甚至羊肉馅的饺子。
来到西安,还是要一下牛羊肉的美食哦。
看看上世纪八十年代,西安***坊上有啥东西。腊牛肉,花生米,羊肉泡,镜糕。
再看看其它,葫芦头泡馍,肉夹馍,凉皮,锅贴,黄桂稠酒,油塔,葫芦鸡,……等等等等。
不是想踩谁,这是事实,出入不大。
所有其它,都是扯淡。
陕西美食八大怪顺口溜?
陕西八大怪顺口溜:
老婆帕帕头上戴,家家房子半边盖。
板凳不坐蹲起来,面条宽得像裤带。
锅盔大得赛锅盖,油泼辣子一道菜。
秦腔大戏吼起来,姑娘一般不对外。
扩展资料:
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:“蹲景”成为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,这一怪独步天下,关中人的“蹲景”是地球上的绝版。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,实属一种硬功夫。
第二怪房子半边盖: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“人”字型结构,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“安间”房,又叫上房。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,结构都是厅房、两边是卧室。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,在关中叫厦子房,房子的结构是“人”字的一半,就是半边盖的“怪”房子。
第三怪姑娘不对外:关中男人还不错,那么,这里的姑娘自然爱嫁当地郎。且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给自足的宝地,风调雨顺,物产丰富,缺灾少害。所以,民殷实而安于现状,不思外出谋生。
第四怪帕帕头上戴: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,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,烈日毒辣,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就顶块手帕,年轻的妇女把手帕戴出许多花样来,成为风情和装饰。
第五怪面条像裤带:关中地区是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,在关中,聪明灵巧的关中婆娘们已经把面食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。面条的长短也是能看出这个媳妇的手艺和心计的,也是关中地区面条长的一个原因。
第六怪锅盔像锅盖:由于关中地区以前为了避免浪费,且属于大家庭吃饭的传统,所以,每家每户都有很大的锅做饭,所烙出的大饼和锅底相当,并且由于面体发酵比较好,厚度适中,俗称“锅盔”。
第七怪油泼辣子一道菜: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,爱吃,而且和别的地方吃法不同,不吃干辣子面,而是油泼辣子。
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:西安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团体在那里唱秦腔,确实不需要扩音器之类的东西,老远就能听到,这种唱腔也许和关中人的语言特征有关,憨厚、耿直、调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