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适合老年人玩的地方有哪些?
适合老年人玩的地方,有以下几个推荐:
1、大雁塔、小雁塔
3、西安碑林
4、西安书院门
5、西安城墙
1、(1)大雁塔开放时间:9:00-17:00(根据季节变化,会稍有调整)门票信息:大慈恩寺门票50元,登大雁塔另付30元。1、(2)小雁塔开放时间:3月15日-10月31日:9:00-17:00,18:00清园;11月1日-次年3月14日:9:00-16:30 17:30清园。 每周二闭馆(国家法定节***日除外) 。门票信息:免费开放。敲钟需要另付费用。
2、陕西历史博物馆
参观时间(冬季):9:00—17:30(16:00停止***) 周一闭馆
参观时间(夏季):8:30—18:00(16:30停止***) 周一闭馆
地址:陕西.西安小寨东路91号
3、西安碑林
淡季(12月1日-次年2月底)全票50元/人,半票25元/人;
旺季(3月1日-11月底)75元/人,半票37元/人;
3月1日-4月底:8:00-17:30停票,18:15闭馆;5月1日-国庆节:8:00-18:00停票,18:45闭馆;国庆节后-11月底:8:00-17:30停票,18:15闭馆;12月1日-次年2月底:8:00-17:15停票,18:00闭馆。
4、西安书院门
西安人通常所说的“书院门”,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,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。
书院门位于南门内东侧,东至安居巷接三学街。明万历二十年间(1592),学者冯从吾,今长安县人,因与阉党斗争失利,辞官归里,在宝庆寺讲学。后辟新址,在街北侧建立关中书院,学生常至千人,为著名学府。后为阉党所迫,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。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规模修建。现为西安师范学校,遗址保存完好。此街因在书院门前而得名。于佑任曾住32号。西口有唐宝庆寺华塔。1991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风格建为文化旅游街。
5、西安城墙
南门(全年8:00—22:00),含光门(全年8:00—17:30),其余门点(4月1日—4月30日,8:00—18:00;5月1日—10月31日,8:00—19:00;11月1日—次年3月31日,8:00—18:00)。
门票:成人54元,1.2—1.4米儿童、学生证(硕士学历以上学生证、国外院校学生证除外)65—70岁老年人27元。城墙上可租赁自行车骑行游览,单人自行车45元,双人自行车90元,押金200元。
各位大神们好,西安周边适合老人们旅游的地方有哪些?请指点一二?
最适合老人的当然首选***芙蓉园了,这是一个公园性质的景点,可以很悠闲的逛,其次就是西安周围的骊山景区,再有如果想要感受一下西安浓厚的历史沉淀,可以去城墙上面转转,感受历史沧桑与现代文明交织的场景。还有一个白鹿原,虽说离市区稍微远一点,不过我相信老人会喜欢那个地方的~对了去***街的时候,一般主街很热闹 游客多,但东西又贵又难吃, 可以选择感受一下气氛然后从洒金桥的那个口进去的***街更好吃哈~不过不一定要吃***街啦, 西安外面的小店比***街里的价格便宜又好吃。
西安作为国内出名的历史文化名城,人文风光十分出众,下面跟大家介绍几个老少皆宜的景点。
大雁塔
大雁塔景区非常适合一家大小游玩,里面的一些历史文化的建筑十分值得看和聆听它们的历史故事。景区内环境优美,有华夏古典的建筑之美,特别是大雁塔建筑,游人可以攀登塔顶看西安城市的景象。如果你是特别喜欢佛教文化的人,那么推荐来这里,大雁塔里面有很多唐僧取西经的故事可以听,也很适合老人家去玩。
陕西省博物馆
陕西省博物馆占地面积挺大的,而且馆内有非常多种类的文物可以观看,非常适合喜欢听历史文化讲解的老人家游玩。
夏天来省博玩,不仅能看人文景观,还能避暑,因为室内是着空调的,所以即使在炎热的夏天,老人小孩也能轻松的游玩。
博物馆内是准点有讲解员义务讲解,如果想要听讲解的话,可以咨询一下前台什么时候开始。到陕西省博物馆游玩,就像开启了一场历史文化之旅,非常推荐。
兵马俑
西安最出名的就是兵马俑博物馆,所以带着家人去西安玩一定要看兵马勇。兵马俑一共有三个大展厅,三个展厅里面都是有空调的,所以即使在炎热的夏天,大家也可以舒心地参观和听讲解有关于兵马俑的一些故事。
我个人非常喜欢去看兵马俑,特别是听了兵马俑一些形形***的故事讲解,对兵马俑这个景点有一定的了解,让我爱上了秦朝的一些历史故事。
西安城墙
西安城墙是明代建筑,而且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,保存最完整的城墙。你在西安随处走,特别是在火车站那边出站就能看到西安城墙。
如果是带家人的话,可以带家人登上城墙上面观望西安城市风景,如果老人家身体健壮的话,还可以跟老人家在城墙上面散散步,走一走,感受一下古城墙的魅力。
西安还有非常多的景点,比如说是华清池、***芙蓉园、钟楼、鼓楼等等的一些景点,还可以坐两个多小时的列车到华山爬山,但如果老人身体不是非常好的话,就不建议去华山爬山了。